

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
2024年1月,教育部批复同意以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设立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学校是公办职业本科院校,由长春市政府与中国一汽共建共管共享。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始建于1952年,前身是长春汽车技术学校,1979年开办全日制专科教育,1985年更名为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2009年由中国一汽划归长春市政府管理,是新中国第一所专门为汽车工业培养人才的学校,被誉为“中国汽车人才摇篮”。学校位于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一汽总部隔街相望,占地面积7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万余人。学校有专任教师543人,企业兼职教师245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5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获得近两届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9项,其中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学校目前开设6个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示范(骨干)专业9个。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先进制造技术专业群是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面向汽车“新四化”发展方向,学校与中国一汽深度共建具有国际最高水平的智能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智慧汽车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与中国一汽、吉利汽车、东风本田、捷豹路虎等知名国际车企深度开展产教科融合,与百余家中外企业开展人才定制培养,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长春市汽车产业集群产教联合体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学校与中国一汽、汽开区共建国家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是中国一汽培训中心、一汽大学技能人才培训培养基地、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首批吉林省技能人才评价机构,年均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10万人日。学校重视技能大赛在人才培养中的突出作用,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一等奖,实现吉林省高职院校一等奖零的突破。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中连续十年获得一等奖,在全国高职院校创造“十连冠”神话。学校高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是教育部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示范中心。围绕“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技术服务,建设中国汽车品牌海外人才培养基地,形成了中国特色、国际通用的职教标准,培育国际化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建校至今,学校累计培养10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李凯军、金涛、牟少志、王智等一大批大国工匠、全国技术能手,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王洪军、齐嵩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青年毕业生杨永修获全国“五四”青年奖章并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赵达被评为一汽劳模,成为企业新生代领军人才。学校是首批国家高职示范院校、高教强省高职龙头学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等多项荣誉。2023年,作为全国高职院校唯一代表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站在伟大时代历史新起点上,长春汽车职业技术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殷切嘱托,怀揣长子情怀和赤子担当,大力培育新时代“红旗工匠”,努力建设行业性、开放式、创新型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本科大学,以更大作为服务长春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中国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吉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已收藏
分享
高职高专排名
2025年
2025年

第182名/B+
综合实力
第380名/C+
择校顺序
排名等级
第2名/吉林
省份
理工
学校类型
工学类
学校参考类
历史排名
2025年
2025年
🖱️ 用鼠标滚动图表可查看更多年份
排名邻近对比学校






专业排名
2025年
2025年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数控技术
工业设计
智能控制技术
机器人技术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数字媒体技术
物流工程技术
现代物流管理
氢能技术应用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智能焊接技术
模具设计与制造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
智能机器人技术
工业机器人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汽车电子技术
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物联网应用技术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汽车智能技术
大数据技术
云计算技术应用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保险实务
统计与会计核算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排名
等级
A
B+
B
C+
C
D+
D
E+
E
E-
260101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
7
E+
260103
数控技术
11
E+
260104
工业设计
6
E+
260303
智能控制技术
8
E
260304
机器人技术
1
B+
260702
新能源汽车工程技术
4
C+
260703
智能网联汽车工程技术
3
C
300203
汽车服务工程技术
5
D+
3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9
E
3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8
D
330801
物流工程技术
1
B
330802
现代物流管理
18
E-
430304
氢能技术应用
2
E+
460103
数控技术
11
E+
460104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7
C
460105
工业设计
6
E+
460110
智能焊接技术
8
E-
460113
模具设计与制造
5
E+
460119
工业产品质量检测技术
2
E+
460201
智能制造装备技术
4
D+
460301
机电一体化技术
20
E
460303
智能控制技术
8
E
460304
智能机器人技术
2
E+
460305
工业机器人技术
13
D
460306
电气自动化技术
16
E
460701
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
8
D
460702
新能源汽车技术
10
D+
460703
汽车电子技术
3
C
460705
汽车造型与改装技术
2
E+
500210
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7
D+
500211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7
C
500212
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1
A
510101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9
E
510102
物联网应用技术
13
D
510106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
6
E-
510107
汽车智能技术
3
C+
510204
数字媒体技术
8
D
510205
大数据技术
17
E+
510206
云计算技术应用
7
D+
510207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
9
E+
510209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6
C
530203
保险实务
1
C
530402
统计与会计核算
1
C
530801
物流工程技术
1
B
530802
现代物流管理
18
E-
560202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3
E
专业类排名
专业类代码
专业类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类(职业本科)
自动化类(职业本科)
汽车制造类(职业本科)
道路运输类(职业本科)
物流类(职业本科)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高职专科)
机械设计制造类(高职专科)
机电设备类(高职专科)
自动化类(高职专科)
汽车制造类(高职专科)
道路运输类(高职专科)
电子信息类(高职专科)
计算机类(高职专科)
金融类(高职专科)
统计类(高职专科)
物流类(高职专科)
广播影视类(高职专科)
排名
等级
B
C+
C
D+
D
E+
E
E-
2601
机械设计制造类(职业本科)
11
D
2603
自动化类(职业本科)
11
D+
2607
汽车制造类(职业本科)
7
C
3002
道路运输类(职业本科)
5
D+
3308
物流类(职业本科)
5
C
4303
新能源发电工程类(高职专科)
3
D
4601
机械设计制造类(高职专科)
11
D+
4602
机电设备类(高职专科)
9
E+
4603
自动化类(高职专科)
13
C
4607
汽车制造类(高职专科)
7
C+
5002
道路运输类(高职专科)
5
B
5101
电子信息类(高职专科)
8
C+
5102
计算机类(高职专科)
21
E
5302
金融类(高职专科)
5
C
5304
统计类(高职专科)
1
C
5308
物流类(高职专科)
19
E-
5602
广播影视类(高职专科)
7
E+
专业大类排名
大类代码
大类名称
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本科)
交通运输大类(职业本科)
财经商贸大类(职业本科)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高职专科)
装备制造大类(高职专科)
交通运输大类(高职专科)
电子与信息大类(高职专科)
财经商贸大类(高职专科)
新闻传播大类(高职专科)
排名
等级
C
D+
D
E
E-
26
装备制造大类(职业本科)
10
C
30
交通运输大类(职业本科)
7
D
33
财经商贸大类(职业本科)
9
D+
43
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高职专科)
11
E
46
装备制造大类(高职专科)
11
C
50
交通运输大类(高职专科)
13
D+
51
电子与信息大类(高职专科)
15
D+
53
财经商贸大类(高职专科)
25
E-
56
新闻传播大类(高职专科)
11
E-